疫情加速了展会上云的进程,互联网巨头扎堆线上展会,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远不止是短期纾困。
建立展会认知、设计媲美线下体验的产品、拥有稳定的底层能力支撑,是服务商承接好云上展会的关键。
京东同时连接产业端和消费端,TO B布局广泛,其承接服贸会的意义在于:通过做好服贸会,进一步撬动TO B、TO G市场。
你可能没注意到,这段时间,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都多了一个新身份:“会展公司”。
最近,会展行业大事不断。
6月24日,为期十天的广交会在线上落幕,而就在几天前,另一场重量级展会也宣布“搬到”了线上。6月16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举行数字平台上线仪式。而这两个重要展会的技术服务商,一个是腾讯,一个是京东。
服贸会数字平台上线仪式
服贸会原名“京交会”,是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龙头展会,也是和“广交会”、“进博会”齐名的三大展会之一。对于会展行业来说,广交会、服贸会陆续上云,2020年注定是要载入历史的一年。
疫情之下,人流密集、倚重线下的会展是受冲击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今年以来,国内包括三大展会在内的许多大型展会都无法如常在线下举行,但若暂停举办,参展商就失去了一年里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因此,展会向线上转移成了特殊时期的纾解之道。
但事实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融展会”模式在疫情之前已在酝酿和发展,从长远来看,展会上云是不可逆转的产业趋势。
产业变革需要技术的支撑,在此过程中,互联网巨头成为了展会的借力对象,今年广交会就选了腾讯作为技术服务商;京东承接了服贸会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支持;阿里巴巴也在助推展会上云。
展会需要互联网公司很好理解,毕竟线上能力是后者的“老本行”,但互联网巨头如此默契地扎堆线上展会,争夺技术服务资格,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远非短期纾困那么简单。
巨头云端斗法
在疫情的作用下,展会走向线上的速度比预想的快了许多。
4月15日,已经举办了63年的广交会迎来历史一刻,其宣布今年的展会将首次在网上进行,腾讯将为广交会网上举办提供整体技术支持、平台研发服务与云资源支撑。两个月后,第127届广交会在“云端”顺利启幕。
广交会展馆
有意思的是,在腾讯与广交会确认合作之前,阿里巴巴也曾公开表示愿为广交会提供数字化支持,双巨头之间“掰手腕”的意味明显。虽然阿里巴巴自认在贸易方面更有经验,但大单还是花落“近水楼台”的腾讯。
虽然错失广交会,但阿里巴巴并未放弃。
4月23日,阿里巴巴与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云上会展有限公司,并于5月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启动云上会展平台首展——2020新车“云发布”;6月5日,阿里巴巴宣布联手中粮,打造云上“糖酒会”。同日,阿里巴巴国际站与义务市商务局签署协议,将为义乌举办全球首个小商品线上展会。
上海展览中心,“云上会展启航仪式”
腾讯拿了大单,阿里巴巴密集发力,其他巨头也不甘示弱。
6月16日,服贸会数字平台正式上线,京东是本届云上服贸会的官方指定技术服务商,数字平台由京东集团及旗下京东智联云建设。至此,腾讯、阿里巴巴和京东已经齐聚云展会,三分天下。
虽然线上产品是互联网巨头们的看家本领,但云展会仍是一件挑战重重的事情,需要调动巨头们方方面面的资源,例如:
在广交会项目中,腾讯联合微信、腾讯云、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翻译君、企点等产品和服务能力,加强供采对接服务;为参展企业单独设立24小时全天候网上直播间;全程提供产品技术、云资源等数字建设支撑等。
在云上会展项目中,阿里巴巴集合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针对会展行业的特性,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在服贸会项目中,京东推出的“云上服贸会”作为整个服贸会的技术底座,将为各组展机构、参展商搭建统一的用户平台,提供会议管理、直播、洽谈签约、大数据分析等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统一注册、多端融合,一站式登录等方式,以及数据平台,1+8+N的融合。
腾讯安全为广交会提供安全保障服务
大型展会所涉各方复杂,而且由于参展商和相关机构需要时间适应线上方式,如何让各方快速熟悉数字平台,需要做好周到、细致的设计。
以服贸会为例,京东的解法是通过多重手段,完成线下物理世界的线上数字化,提供可信赖的云服务,打造更为流畅的线上信息交换场景。
比如,通过智能客服、人工智能的匹配和推荐算法,为不同访客匹配相应内容。通过智能客服提高展会筹备效率只是诸多任务的一环,展会的前、中、后期都需要服务商持续的技术投入和跟进。整体来看,云端展会是个极具挑战的项目,非常考验承接方的综合能力。
展会前、中、后期的各项流程及线上能力支撑
面对云展会这块硬骨头,巨头们却迎难而上,因为其背后有难以替代的价值。
服贸会、广交会等作为国际大型贸易峰会,会展涵盖的直播展销、数字场馆搭建、视频洽谈、智能翻译等等场景,都需要云端算力来提供充分的养料,因此,这是云厂商不可丢掉的战场。
从趋势来看,即便没有今年的疫情,在信息流动愈加便捷的当下,展会本就在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是大势所趋,巨头显然不愿错过机会。更重要的是,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过程中,互联网巨头们手握技术、资源,抢夺高地势在必行,而对云端展会的卡位,也会反哺巨头们在B端、G端业务的布局和拓展。
也就是说,云展会是一个打开更大市场的钥匙。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巨头们要扎堆“办会”。
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发力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近年来,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均在TO B赛道广泛布局。在此背景下,由于云端展会价值重大,巨头争抢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么,在这场隔空比拼中,谁更技高一筹?
如何做好云展会?
对于任何一家巨头而言,“办会”都是一个颇为陌生的领域。这是因为,要将庞大的展会“云端化”,并非写几行代码那么简单,其背后考验的是服务商的系统能力。
隔行如隔山,展会是个复杂庞大的工程,从审核、搭建,到参展、交流、下单,涉及诸多环节,且有些环节必须落地线下,行业Know-How复杂,纯粹的互联网思维与展会的业务逻辑大相径庭。
如何把线上线下连接起来,非常考验服务团队的基本认知。因此,要做好云端展会,前提要对线下展会的系统有全面了解,对各方需求有本质上的思考,才能做好展会“云化”的架构设计。
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怎样把想法、需求通过产品实现,就进入了互联网公司们相对熟悉的技术实现环节。
参展商和采购商以往之所以要千里迢迢奔赴展会,目的是线下看实物商品,并面对面洽谈合作。当展会搬到网络上后,服务商需要设计出好的产品,以媲美线下的效果展示参展物、为参展各方提供顺畅的沟通工具,这些都需要足够技术实力。
为云端展会提供优良产品的同时,服务商的中后台能力同样重要。无论是应对巨大流量的冲击,还是基于AI等技术为参展各方提供个性化的体验,背后都是项目承接方的底层技术在做支撑。
除此以外,要为展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服务商往往还得调动公司体系内分散的资源,这无疑需要灵活的联动能力。据财新报道,腾讯内部参与广交会项目的部门超过20个,六大事业群中,除了主管游戏的互动娱乐事业群,基本都有涉及。
上述能力都是服务商保证云端展会体验的基本功,从实际情况来看,腾讯、阿里巴巴和京东想要展示的不止如此。
在此次网络广交会上,腾讯打包旗下微信、腾讯云、腾讯会议等诸多产品,以产品组合形成综合解决方案;阿里巴巴则把核心电商能力迁移至展会,用成熟的“网络货架”助力参展商对接客商,进一步传播展会信息。
三家巨头间,京东承接的服贸会存在很大的特殊之处,服贸会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和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龙头展会,是国家级、世界性的展会。同时,服贸会的展示主体是服务,并非某个具体实体,展现难度很高。
服贸会展馆,2019年
基于服贸会的特殊之处,疫情所带来的短期挑战,以及行业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趋势,主办方和展会上云的承接方为服贸会上云定下了更有挑战性的目标。
从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本次服贸会希冀打造的是突破时间、空间、语言限制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会展新基建平台,同时呈现云上“展、论、洽”三大主题场景的技术创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展览方面,利用传统页面和3D虚拟展台,提供看得见的智能体验,打破空间限制,融合线下物理世界和线上数字世界;
论坛方面,通过5G、视频直播、视频会议、在线翻译等技术手段,连通线上线下会议论坛,打破地域和语言限制。其中,云的可信赖性、稳定性、安全性、高并发的能力是上述技术的支撑;
洽谈方面,利用即时消息通讯、视频洽谈、在线翻译、智能客服等多种工具,搭建云端虚拟洽谈间,打破线下限制。
京东有关服贸会云化的构想
通过多种技术结合,服贸会得以打造365天“永不落幕服贸会”,这意味着,服务商所需提供的,不只是持续几天、半个月的一次性技术支持,而是一个需要综合、强大、多维的能力支撑,可以提供稳定、常态化服务的展会“操作系统”。
这样一个高难度项目为何会花落京东?深入了解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后,这个问题并不难解答。
京东集团旗下拥有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三大子集团,其供应链包含商流、信息流、物流、金融流,跨界能力齐备,且布局广泛。与此同时,在TO B领域,京东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经验。
以京东的自营电商业务为例,其将实体经济搬上互联网,从创意设计到生产设备等环节、再到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各个流程,京东一头连接着产业,另一头连接着消费互联网,并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化手段,对传统行业进行支撑、改变。
仓储管理是京东用数字化改变传统行业的典型例子,京东管理着庞大的SKU、维持良性的商品库存和周转率。在扩张的同时,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逐步降至35天左右,这在零售领域是难得的成绩,相关经验也锻造了京东TO B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京东的无人仓和分拣机器人(13.780,-0.05,-0.36%)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TO B还是To C,诸多环节的数字化都离不开底层能力的支撑,具体到京东,其底层能力的代表便是京东智联云。
京东智联云作为京东集团的技术底座,也是京东对外输出技术和服务的核心渠道,提供AI、大数据、云、物联网等技术,相关能力经过京东零售、物流等数亿用户大规模场景的锤炼后已经成熟,并可对外输出,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的同时,推动城市科技创新。
京东关于核心能力的梳理
京东对实体经济的理解,对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经验,以及长期发展中积累下的底层技术能力,共同成为了京东做好服贸会的底气。
据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智联云总裁周伯文介绍,京东打造本届云上服贸会核心理念是“三个一”:希望打造一场云展会,积累一个新平台,引领一轮新经济。京东投入的决心可见一斑。
之所以要以如此姿态投入服贸会数字平台的建设,和京东在不断迭代后对自身的要求变化有关。
今年1月19日,京东将TO B业务提升到了更高层级,刘强东在京东全员信中第一次提到重新定义公司:从“零售和零售基础设施”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即技术、服务成为新定义下的核心标签。
从创始人的意志和京东实际业务动作变化来看,三年来,京东对于TO B业务在不断加码。而京东打造云上服贸会的“三个一”理念已经显示,其目标不止于服贸会,而是通过做好服贸会,进一步撬动并抢占TO B、TO G市场。
在产业数字化大潮中,云端展会前景巨大,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聚起了“JAT”三巨头便是有力旁证。对于行业来说,三巨头的TO B能力在云端展会演练的同时,也把产业数字化进程推至了下一阶段。
而在三巨头承接的展会中,服贸会尤为特殊。可以推测,经过服贸会的历练,京东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云+端的综合能力将得到进一步锤炼,对B端、G端市场的理解也将更进一步,而这些积累下的能力,也将反哺其接下来的发展。
以“融展会”为代表的兵家必争之地,“JAT”均已杀到,其背后的To B、To G庞大市场,也是三大巨头的野心所在。而参与这场争夺的京东,不仅聚合了集团级的资源和能力,更打出了京东智联云这张硬牌,在这场硬实力的比拼中,未来可期。